本溪市金属骨针功能
发布时间:2025-04-13 00:59:49
本溪市金属骨针功能
克氏针固定技巧:首先,按照诸位的方法可以用一枚克氏针固定骨折于解剖位置;然后,分别在骨折近端和远端距骨折线0.5-1厘米处垂直于指骨纵轴钻孔,过双侧骨皮质。此两枚----直径1.5mm克氏针应在一个平面内、且此平面应和指骨纵轴平行;取出这两枚克氏针,在针道处插入注射针头作为导管,将1毫米的钛缆穿过然后拧紧加压-----相当于张力带钛缆,这样的固定非常牢靠,术后可以早期锻炼,便于功能恢复。此方法还可用于指骨融合。

本溪市金属骨针功能
克氏针有钛合金和钢质的两种,由于固定强度较弱,所以一般是用于短小骨折块或撕脱骨折块的辅助固定,或者在骨科手术中骨折块的临时固定,所以克氏针是插在骨头里的,而且一般需要贯穿骨折的远近两端,或者用于一些关节融合的病例,也是用于固定构成关节的两块骨头。克氏针一般直径0.5-4毫米,一般等到骨折愈合后需要从骨头中再次完整拔出。当手法复位整复位置不佳时,反复多次实行闭合复位是不可取的,患儿及家长均无法接受,而且多次复位可加重局部的损伤,严重者甚至引发肘部的异位的骨化

本溪市金属骨针功能
我们暂且不论骨针到底是用来串连装饰品还是用来缝制兽皮或什么东西的,但至少那是人类廉耻的开始,文明的进步。《说文解字》:衣者,人所倚以蔽体者也。也就是说人穿在身上用以蔽体的东西。西汉刘安《淮南子·泰族训》:民无廉耻,不可治也。非修礼义,廉耻不立。清代顾炎武《五代史·冯道传》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本溪市金属骨针功能
骨针是人类早期的缝纫工具。俄罗斯考古学家在知名的丹尼索瓦洞穴中,发现一枚有5万年历史的骨制针,是目前世上古老的针。在我国,骨针广泛使用于旧石器晚期,即山顶洞人时期开始普遍使用。骨针的发现表明山顶洞人的钻孔技术已相当熟练,虽然用于装饰品,但却为以后新石器时代磨制工具的出现打下了基础,它的发现在染织史上也同样具有重大意义。钻孔技术也好,用于装饰品也罢,那都是骨针在考古学上的意义,但骨针的意义在于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大进步。